首页 > 员工工作 > 正文

【视先生】中国非物质文化——舞狮文化

作者: 时间:2024-03-27 点击数:

图片





图片
图片
图片

图片
图片

舞狮,又称“狮子舞”、“狮灯”、“舞狮”或“舞狮子”,是中华各族民间舞蹈之一,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。狮子在中华民族人民心目中被视为瑞兽,象征着吉祥如意,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、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。舞狮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艺术,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,民间都以狮舞来助兴。

舞狮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,狮舞在旧时称"太平乐",而到了唐代(公元618~907年)时更得到广泛的发展。狮艺在当时已成为过年过节、行香走会中的必备节目。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,狮舞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。南狮又称醒狮,而北狮则分为“文狮”和“武狮”

图片
图片

舞狮有南北之分,南狮又称醒狮,而北狮则分为“文狮”和“武狮” 。唐朝时,舞狮运动主要以狮舞的形式作为宫廷娱乐节目供皇帝欣赏,地位极高 。五代十国之后,随着中原移民的南迁,舞狮文化传入岭南地区 。舞狮活动也广泛流传于海外华人社区,有华人之处,必有舞狮,这成为了扬民族之威、立中国之魂的重要仪式,以及海外同胞认祖归宗的文化桥梁,其文化价值和影响十分深远

图片

2006年5月20日,狮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




版权所有:太阳成集团tyc234cc(中国)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:天津市北辰区洛河道2号(邮编:300410)